用 AI 輔助開發時,我們都覺得速度快、效率高,可以快速產生能用的 code。
但時間久了卻發現一個大問題:同樣的功能,讓 AI 工具去寫,
產出的程式碼風格差異大到像是不同團隊寫的,最後整合時得花一堆時間「擦屁股」。
當我們團隊的工程師 A 開始整合其它人用 AI 寫的程式碼時,臉都綠了:
這些問題不只讓程式碼難以閱讀,還讓 Code Review 變得超累,整個團隊的開發效率直接卡住。
我們很快就搞清楚,問題不在於我們給 AI 的指令(User Prompt)。
就算我們都說「幫我重構這個模組」,只要 AI 背後的 「世界觀」(System Prompt) 不同,產出的結果就會差了十萬八千里。
System Prompt 藏在 AI 工具背後的設定,告訴它「你是誰,你該怎麼做事」。
它決定了 AI 產出內容的風格和邏輯。
在不同的工具中,設定也不同,例如:
如果我們每個人設定的世界觀都不一樣,AI 產出的程式碼就會像雞同鴨講,讓團隊整合起來超痛苦。
我們不想強迫大家換工具,而是想出一個辦法:
讓 Claude 和 Cursor,都能讀同一套「我們團隊的開發規範」。
這樣一來,無論團隊成員用哪個 AI 工具,AI 產出的程式碼都能保持一致,包括: